四元细胞因子受体复合体的结构

(封面图片:gp130/LIF-R/CNTF-Rα/CNTF四元复合物的非对称构造,图中分别显示了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LIF-R(紫色)、gp130(蓝色)、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黄色)、以及CNTF受体CNTF-R(绿色)。)
 
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Receptor LIF-R)以及gp130是一种得到各种细胞因子广泛共享的信号受体,这些细胞因子与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等过程息息相关,其中就包括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 CNTF)及其受体。
 
糖蛋白gp130是一种至少被9种细胞因子所共用的受体,并且gp130能作为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同型或异型二聚体起到信号作用。在2008年9月5日出版的《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上,来自美国的一组科学家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结果,在文章中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在生物物理和结构上确定了一种四元细胞因子受体复合体的全长、跨膜形式结构,这种细胞因子受体复合体包含gp130、LIF-R、细胞因子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及其α受体(CNTF-Rα)。
 
热力学分析结果显示,与合作方式形成的对称gp130/interleukin-6/IL-6Rα六聚体复合物不同的是,CNTF/ CNTF-Rα通过一种非合作的形式与gp130以及LIF-R结合,并最终形成一种非对称的1:1:1:1比例的复合物。对于全长gp130/LIF-R/CNTF-Rα/CNTF四元复合物的单粒子电子显微镜的分析证实了这种非对称的构造,其中胞外和跨膜的受体部分结合成一个连续的结构。这种细胞表面信号复合体的不对称胞外结构通过一组组织规则形成,而这种规则适用于整个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对于全长四元复合体而言,其结构中含有跨膜和胞内部分,LIF-R和gp130受体在近膜区结合成进入细胞膜的受体,而相关的结构分析则显示,受体的胞外和跨膜部分处之间的连接是非常强的。这种强度能使细胞外的结构震动更容易的通过细胞膜传达到细胞内。此外,文章中还例举了其它gp130家族细胞因子受体的组织规则,其中包括LIF、IL-27、IL-12等等。
 
(《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Vol 31, 737-748, 05 September 2008,Georgios Skiniotis, K. Christopher Garcia)
 

分享按钮
评论: 
验证码:  
  [Ctrl+Enter]
相关文章
研究者成功发现维生素A的受体
基因突变者更容易酗酒
G蛋白偶联受体“停靠站”结构
美科学家首次揭示人体蛋白受体结构
调控餐后血脂运输和血糖平衡的重要蛋白
基因变异让人不会“吃一堑,长一智”
线粒体tRNA合成酶与核酶复合体的晶体结构
德研究发现:爱钻牛角尖或是基因作祟
杰斐逊科学家发现前列腺癌的潜在靶点
日科学家成功解析一种蛋白质复合体晶体结构
摘要
(封面图片:gp130/LIF-R/CNTF-Rα/CNTF四元复合物的非对称构造,图中分别显示了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LIF-R(紫色)、gp130(蓝色)、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黄色)、以及CNTF受体CNTF-R(绿色)。) 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Receptor LIF-R)以及gp130是一种得到各种细胞因子广泛共享的信号受体,这些细胞因子与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等过程息息相关,其中就包括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关键字
复合体 受体 细胞因子
 
 
最新推荐文章


近期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