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钟参与拟南芥生长调控
        大多数植物和动物的活动以24小时为1周期。然而,美国和瑞士研究人员表示,他们通过研究发现,有一种植物能将自己内部生物钟信号同周围环境的信号结合起来控制自己每天的生长节奏。  

  采用间隔照像技术,加州大学UCDavis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卡尊纳芮·诺祖和同事以及瑞士洛桑大学的同行发现,拟南芥幼苗每天快速生长一次,猛长的时间由植物内部的生物钟和阳光来控制。而阳光作用主要体现在名为PIF4和PIF5这两种基因上。  

  研究人员表示,当拟南芥幼苗处于恒定阳光环境中时,每天的最快生长期发生在下午。然而,当将其转移到更接近自然的昼夜周期性环境中时,生长最快期推迟了几个小时,接近黎明。在自然界,通常黎明前植物周围会有更多的水分。  

  研究人员证实,PIF4和PIF5两种基因同植物的生长相关,同时受生物钟的控制。这两种基因在白天会“接通”生产蛋白质,天黑后“关闭”,然后在后半夜再“接通”。但是,暴露在阳光中时,PIF4和PIF5生产的蛋白质会发生断裂,于是当植物内部生物钟在促使基因产生蛋白质的同时,外部的阳光则在“消耗”蛋白质。  

  据悉,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是这项研究工作的主要资助机构。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自然》杂志网站上。
 

分享按钮
评论: 
验证码:  
  [Ctrl+Enter]
相关文章
Nature:独立于基因的生物钟机制
转基因植物安全性问题并非无解
科学家探索生物钟运转的秘密
《科学》发现一真菌生物钟调节机制
研究表明基因影响人类睡眠时间
郭岩实验室在《The Plant Cell》杂志在线发表文章
生物钟研究重要进展
研究揭示生物钟的分子“开关”
日本研究发现藻类生物钟基因
任东涛教授等在《PNAS》发表最新文章
摘要
大多数植物和动物的活动以24小时为1周期。然而,美国和瑞士研究人员表示,他们通过研究发现,有一种植物能将自己内部生物钟信号同周围环境的信号结合起来控制自己每天的生长节奏。  采用间隔照像技术,加州大学UCDavis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卡尊纳芮·诺祖和同事以及瑞士洛桑大学的同行发现,拟南芥幼苗每天快速生长一次,猛长的时间由植物内部的生物钟和阳光来控制。而阳光作用主要体现在名为PIF4和PIF5这两种基因上。  研究人...
关键字
拟南芥 生物钟 植物
 
 
最新推荐文章


近期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