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包膜dsRNA病毒入侵机制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Cell近日以封面文章发表了无包膜dsRNA  病毒入侵机制方面的研究新进展。该研究成果由中科院武汉病毒所水生病毒及结构与功能研究学科组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研人员共同完成。

在这项合作研究中,研究人员以无包膜的双链RNA病毒——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  GCRV)为研究模型,采用单颗粒低温冷冻电子显微技术构建了GCRV感染性亚病毒颗粒(ISVP)高分辨率的原子模型,此模型包括膜穿透蛋白VP5和三种核心蛋白的6种构象异构体近5000个蛋白残基,突破性地揭示了病毒入侵过程中膜穿透蛋白由静息(dormant)状态到起动(Priming)状态转换的动态过程。这一创新性发现为进一步研究病毒入侵机制以及相关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一直以来,科学家们对于包膜病毒细胞进入的膜融合机制的研究已经十分深入,但是对于无包膜病毒的细胞入侵机制却知之甚少。隶属于武汉病毒所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水生病毒及结构与功能学科组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以水生生物病毒-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为研究模型,进行包括人类、哺乳动物、水生动物、植物、昆虫的dsRNA病毒的基因组与衣壳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比较研究,探讨dsRNA病毒内源性转录复制机理以及病毒外衣壳蛋白在侵染过程中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

目前,相关研究工作正进一步推进与展开。通过构建突变的外衣壳蛋白基因重组克隆,在体外表达带有功能位点突变的外衣壳蛋白及进行与核衣壳的体外包装,以期对无包膜病毒进入细胞的分子机制获得更深入的了解,最终达到阻断病毒感染的目的。

Nature:TERT可从线粒体RMRP的RNA部分生成dsRNA
The Lancet:干扰埃博拉病毒繁殖突破性进展
Science:巨细胞病毒(CMV)的重复感染机制

 

分享按钮
评论: 
验证码:  
  [Ctrl+Enter]
相关文章
一种家族性帕金森氏症的致病机理发现
水稻抗寒基因Ctb1的图位克隆
决定朊蛋白病扩散的关键蛋白Hsp104
受精成功与否的关键蛋白
《科学》发现一真菌生物钟调节机制
化学生物学:让蛋白修饰像化妆一样地人为可控
miRNA的新发现
破译细胞的另一套遗传密码
控制蛋白活性的通用“开关”
Dreyer肽段、蛋白测序仪的小故事
摘要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Cell近日以封面文章发表了无包膜dsRNA病毒入侵机制方面的研究新进展。该研究成果由中科院武汉病毒所水生病毒及结构与功能研究学科组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研人员共同完成。在这项合作研究中,研究人员以无包膜的双链RNA病毒——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CarpReovirus,GCRV)为研究模型,采用单颗粒低温冷冻电子显微技术构建了GCRV感染性亚病毒颗粒(ISVP)高分辨率的原子模型,此模型包括膜穿透蛋白VP...
关键字
包膜 病毒 蛋白
 
 
最新推荐文章


近期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