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研究 > 微生物学 > 正文

Science:艾滋病感染“中介”露出“真面目”

Science:艾滋病感染“中介”露出“真面目”

艾滋病病毒入侵人体的“中介”的清晰图像已被科研人员掌握,这一成果为研制潜在的艾滋病疫苗铺平了道路。相关成果刊登在 1 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

尽管艾滋病病毒已发现 30 多年,人们也开发出了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但一直没有研制出一种有效疫苗。科学家表示,疫苗研制失败与 Env 三聚体有很大关系,它是艾滋病病毒表面的唯一抗原,是潜在疫苗的可能标靶,但因为具有复杂的结构,其“真面目”一直不为人知。

今年年初,科学家们声称已经用低温电子显微镜看见了 Env 三聚体的结构,但该结果受到业界的质疑。如今,在两项新的研究中,科学家们不仅提供了 Env 三聚体的更高分辨率的图像,而且他们是用两种不同的技术得到相似的结果。

来自斯克里普斯研究所与威尔-康乃尔医学院等机构的两个研究小组分别采用低温电子显微镜以及X射线晶体学设备,对 Env 三聚体进行观测,首次获得了原子尺度上的 Env 三聚体高清图像。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成果代表了向了解艾滋病病毒侵入机制迈出的重大一步。获得 Env 三聚体的清晰图像,将有助于指导艾滋病疫苗的设计。

延伸阅读:

Science:近乎完美的最新HIV蛋白分子结构图是真的吗?

原文检索:

Dmitry Lyumkis, Jean-Philippe Julien, Natalia de Val, Albert Cupo, Clinton S. Potter,Per-Johan Klasse, Dennis R. Burton, Rogier W. Sanders, John P. Moore, Bridget Carragher, Ian A. Wilson, Andrew B. Ward. Cryo-EM Structure of a Fully Glycosylated Soluble Cleaved HIV-1 Envelope Trimer. Science, October 31 2013; DOI: 10.1126/science.1245627

阅读次数:  
更多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今日推荐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