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急性卒中患者,应积极控制发热、血糖及吞咽困难
2017-04-21 BIOVIP.COM 来源:MedSci
方法:使用澳大利亚国家死亡指数确定死亡率。应用cluster sandwich(Huber White估计)方法校正卒中单元相关性,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比较到死亡的时间。主要分析不校正协变量。二次分析校正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和卒中的严重程度,对缺失协变量进行多重填补分析。
结果:1076例参与者(干预组n = 600;对照组= 476),随访中位数为4.1年(最低0.3至最高70个月),其中有264人死亡。基线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总体平衡良好。干预组长期生存率改善(>20%),但仅在校正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 [HR],0.79;95% [CI],0.58-1.07;P = 0.13;aHR,0.77;95% CI,0.59~0.99;P = 0.045)。高龄(75-84岁;HR,4.9;95% CI,2.8-8.7;P<0.001)和卒中严重程度增加(HR,1.5;95% CI,1.3~1.9;P<0.001)与死亡率增加相关,而结婚(HR,0.70;95% CI,0.49-0.99;P = 0.042)与生存可能性增加相关。心血管疾病(包括卒中)占所有死亡中的80%(211 / 264),被列为死亡的主要或次要原因。
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发热,高血糖,吞咽功能障碍有潜在的长期和持续的获益。这些协议应该是急性卒中护理的常规部分。
参阅文献:
Middleton S, Coughlan K,et al. Mortality Reduction for Fever, Hyperglycemia, and Swallowing Nurse-Initiated Stroke Intervention: QASC Trial (Quality in Acute Stroke Care) Follow-Up. Stroke. 2017 Apr 7.
上一篇:Stroke:CT灌注成像可用来筛选卒中患者的血管内治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更多 卒中,发热,高血糖,吞咽功能障碍,,神经科,STROKE 相关资讯:
- 中科院北京生科院赵方庆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微生物组解析的新技术
- 光遗传技术:21世纪神经科学领域最引人注目的革新!
- 科学家为大脑神经网络建模 人类或有机会修饰大脑发育过程
- 美国研究人员利用可编辑 RNA 疫苗技术发明寨卡病毒候选疫苗
- 再鼎医药获美药企新型抗生素药中国授权
- Cell Res:中科院生化细胞所李劲松研究组等建立快速分析致死基因在不同组织中功能的新方法
- Cell:肠道细菌或可影响结肠癌治疗效果
- Nature:P53突变,干细胞疗法背后可能的癌变风险
- Physiol Behav:除了缩短寿命、影响后代,高糖饮食也会让你“变胖”……
- Thorax: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不同生物学表型的聚类分析!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共有0条评论
网友评论:
今日推荐
- [原版图书]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5E
- [原版图书] Chemical Principles In The Laboratory,10th
- [原版图书] Janeway's Immunobiology,8E
- [原版图书] Human Molecular Genetics, Fourth Edition
- [原版图书] Organic Chemistry,8th
- [原版图书] Marine Microbiology: Ecology & Applications
- [原版图书] Gene Control
- [原版图书] Cellular Signal Processing: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Signal Transduction
- [原版图书] 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Sixth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