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交叉学科 >> 生物与农业
“蛋白质分子机器”有望攻克奶牛急、慢性乳房炎
        新中国60华诞前夕,从北京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海淀园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北京科润维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生物实验室传出喜讯,一种被称为“蛋白质分子机器”、杀菌效力比现有抗生素,如青霉素、先锋霉素等要强大数百倍乃至数千倍的新型多肽已开始生产环节的试验示范。它在治疗奶牛乳房炎过程中,对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显示了强大的杀伤力。这种新型多肽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联合论证,并由北京市科委立项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该新型多肽是由北京科润维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大学、北京市畜牧兽医总站共同承担的“治疗奶牛乳房炎新型高效工程多肽药物临床前研究”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新型多肽的发明者丘小庆教授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生物膜与膜蛋白实验室主任,经过在美国留学和回国后16年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将细菌之间互相寻找和识别的信号——信息素连接到大肠菌素Ia上,构建出一种人造“蛋白质分子机器”,它继承了它的两个原型——信息素和大肠菌素Ia的数个优点:会自动寻找某种细菌;找到细菌后,在其细胞膜上钻一个“孔”(离子通道),导致细胞内容物泄漏,数分钟后,细菌死亡。在北京与河南一些奶牛场一年多实验性治疗使用中,这种新型多肽已治愈了数十头患急性或慢性乳房炎的奶牛。

  与对照使用的青霉素等相比较,新型多肽具有如下优点:用量少;安全,治疗后牛奶中未检测到抗生素残留;到达胃部后,可立刻被胃酸破坏分解。
 

分享按钮
评论: 
验证码:  
  [Ctrl+Enter]
相关文章
首个多肽分析标准物质
HIV病毒载量与人类基因变异的关系
中国农业大学参与完成《PNAS》文章
mRNA指导非核糖体多肽合成
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平台正式启动
科学家利用简单的化学系统创造出DNA模型
北京中医药国际论坛10月举行
新品种选育走向大生产
开发出纳米级药物运载分子
水螅中发现可抗人类病原菌的抗菌多肽
摘要
新中国60华诞前夕,从北京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海淀园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北京科润维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生物实验室传出喜讯,一种被称为“蛋白质分子机器”、杀菌效力比现有抗生素,如青霉素、先锋霉素等要强大数百倍乃至数千倍的新型多肽已开始生产环节的试验示范。它在治疗奶牛乳房炎过程中,对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显示了强大的杀伤力。这种新型多肽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
关键字
北京市 多肽 奶牛
 
 
最新推荐文章


近期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