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进展 > 感染 > 正文

揭示艾滋病病毒毒力因子结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学院教授黄志伟小组在艾滋病病毒毒力因子(Vif)结构研究中取得突破,首次揭示了艾滋病病毒毒力因子的结构,并阐述了该结构如何“劫持”人CBF-β,以及CUL5 E3连接酶复合物的分子机制。相关论文1月9日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
 
艾滋病病毒是一类细胞内的反转录病毒。尽管人类对艾滋病病毒的科学研究已经有30年的历史,而且早期研究揭示艾滋病病毒的毒力因子Vif蛋白对病毒复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Vif自身或者其功能性复合物的原子水平结构解析一直未有进展。
 
专家评价,该项研究为理性设计靶向该复合物的全新艾滋病药物提供了重要的结构基础,对人类最终攻克艾滋病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来源:中国科学报 张好成)

参考文献:


Structural basis for hijacking CBF-β and CUL5 E3 ligase complex by HIV-1 Vif.

【译】劫持CBF的HIV-1 Vifβ与Cul5 E3连接酶复合体的结构基础。

PMID: [PubMed - in process] 引用
FULLJOURNALNAME:Nature
PUBDATE:2014 Jan 9;505(7482):229-33.
PUBTYPE:Journal Article
AUTHORS:Guo Y,Dong L,Qiu X,Wang Y,Zhang B,Liu H,Yu Y,Zang Y,Yang M,Huang Z

阅读次数:  
更多 感染科,性病科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今日推荐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