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中毒患者遗传物质损伤可导致癌变
2014-09-23 BIOVIP.COM 来源:IMP
近日,发表在《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砷中毒患者遗传损伤的加重与持续性高砷负荷有关,遗传损伤效应的累积性增加及难可逆性是病情发展乃至癌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贵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解放军第四十四医院的研究人员于2006年纳入了206例砷中毒患者,分为可疑、轻度、中度、重度砷中毒4个组;另观察病区12 km外非砷污染的健康人群67名作为对照。经过9年随访,将生化指标完整的131例砷中毒患者(可疑、轻度、中度、重度砷中毒组分别有17、39、42、33例)及45名对照纳入研究。采用二乙基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Ag-DDC)检测尿砷、发砷含量;采用遗传学方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MN)率和染色体畸变(CA)率,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SCGE)检测DNA单链断裂,以彗星尾长表示DNA损伤程度。
结果显示,2006年对照可疑、轻度、中度、重度砷中毒组的尿砷和发砷含量均显著低于9年前的尿砷和发砷。2006年可疑、轻度、中度、重度砷中毒组MN率、CA率和DNA彗星尾长均高于9年前。除可疑、轻度中毒组MN率及可疑组CA率外,余各组与9年前比较均呈显著差异。砷中毒患者9年后病情加重;患者MN率、CA率、DNA彗星尾长随尿砷、发砷含量升高及病情发展而逐渐增加,呈显著正相关。
上一篇:肠道菌群多样化或有助预防乳腺癌 下一篇:最新晚期乳腺癌国际指南发布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共有0条评论
网友评论:
今日推荐
- [原版图书]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5E
- [原版图书] Chemical Principles In The Laboratory,10th
- [原版图书] Janeway's Immunobiology,8E
- [原版图书] Human Molecular Genetics, Fourth Edition
- [原版图书] Organic Chemistry,8th
- [原版图书] Marine Microbiology: Ecology & Applications
- [原版图书] Gene Control
- [原版图书] Cellular Signal Processing: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Signal Transduction
- [原版图书] 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Sixth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