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进展 > 心血管 > 正文

世界高血压日:我们该做些什么?

——进行中的中国2015高血压防控计划


2015年5月16日,我国高血压病领域知名专家们汇聚北京,在迎来第九个世界高血压日(每年5月17日)的前夕,共同商讨我国当前形势下的高血压防控工作。本次会议由世界高血压联盟北京办公室、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等机构主办,出席的专家有世界高血压联盟(WHL)前任主席、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会长刘力生教授,世界高血压联盟秘书长张新华教授,卫计委疾控局慢病处处长吴良有,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宋军,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朱鼎良教授,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张向东,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秘书长管廷瑞教授等十几位专家。



会议由张新华教授担任主持,张教授在致辞中表示,由世界高血压联盟发起的世界高血压日至今已经九年,自去年起连续6年的世界高血压日主题均为“知晓您的血压”,血压筛查已经成为全球范围慢病防控行动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回顾近一年来开展的工作,我们可以从中发现高血压防控的关键要素以及突破方向。


刘力生教授在讲话中再次明确高血压病可防可控,并指出必须依托政策、专业机构、学术团体及社会组织共同开展高血压防控工作。管廷瑞教授介绍了“在基层实施世界卫生组织慢病防控方案(WHO PEN)可行性研究的情况。,并提出该WHO PEN针对我国社区医院医生日常开展的可操作性。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王增武教授介绍了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的最新进展,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副主任马吉祥博士介绍了全国减盐行动的规划和目前现状。


根据会议报告内容,卫计委疾控局慢病处吴良有处长指出,我们一定要把已在执行的高血压全程管理的模式和血压筛查结合起来。筛查出来的对象怎么样纳入到我们慢性病全程管理,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很重大的任务。从今年开始,我们国家在医改大的政策方向里面提出了以高血压、糖尿病为突破扩建立分级诊疗的制度。在分级诊疗制度的统筹设计安排中把高血压、糖尿病作为重点进行管理。这给我们高血压防控带来了很好的机遇,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老百姓现在对咱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不是很有信心,所以我们要建立这样一个2+1的模式,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的模式,要实现基层接的住,管的好,老百姓愿意去,信得过。所以我们下一步一方面要整体的提升慢性病诊疗能力和水平,特别是在基层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宋军副主任呼吁要通过专业学术团体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把在高血压、糖尿病防控方面已取得的好的经验和成果及时的挖掘出来并向社会推广与传播。此外,朱鼎良教授、顾东风教授、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张向东副主任、刘国树教授、华琦教授、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王文志主任、全国心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陈伟伟主任等专家均围绕高血压防控的具体工作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刘力生教授在总结中表示,高血压防控在实际工作层面还有不少困难,包括资金的缺乏、适合在基层推广的药物缺乏等现象。但是,有那么多不计名利的官员、医学家和基层的医师都不约而同投入这份事业,说明这份事业的前景是光明的。正如世界高血压联盟秘书长张新华教授所讲,希望所有参与这份事业的同道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为早日控制高血压病而奋斗。


刘力生教授:高血压防控必须依靠组织共同行动


刘力生教授指出,通过各项科学研究均证实高血压是可以控制的,也是可以预防的,但是碎片化的管理无法真正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因此必须通过组织的力量推广研究成果,从而真正让广大患者获益。这也正是WHL有别于其他学术团体的关键点:开展学术活动可以定期定点举行,而真正面向大众推广高血压防治则必须依靠联盟的力量。这个概念一旦提出以后,就明确了WHL的主要任务就是教育,包括对医师、患者和普通民众的教育。


 刘力生教授深刻地认识到防控高血压病的主战场在社区,让人欣喜的是通过各界的努力,中国高血压防控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今后我们需要继续加强基层,让高血压病能够尽早控制。


张新华教授:如何实现2025年WHO慢病控制目标


世界高血压联盟秘书长张新华教授指出,从去年制定的中国2015高血压防控计划中可以看到,社区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控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开展高血压筛查行动,提高全民对高血压的知晓率;还是开展减盐活动,提高危险因素控制水平,都离不开社区这个具体执行落实的环节。为实现2025年WHO制定的慢病控制目标,减少四种主要慢病的负担,具体需要许多措施。


首先,在政策上一定要确保至少50%的高危患者可以获得基本的药物治疗。我国80%的基层医疗机构应该提供基本的药物和诊疗设备,这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2020年我国要达成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现状的基础上将体力活动不足的人数减少10%,吸烟率减少30%等。鉴于我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防控经验,再加上国家政策和各方面的支持,希望能够尽早达成并获得完整的数据,告诉世界我们达到这一目标。


此外,很多国际学术机构将把更多的资源集中在高血压防控上。世界高血压联盟即将正式发表世界卫生组织慢病基层防控计划,另外强调推广全球的高血压筛查行动;世界心脏联盟将于世界高血压日宣布减少高血压负担的路线图。各国都将高血压作为慢病防控重要的切入点,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利用现行的框架开展合作,争取获得更大的成效。


张新华教授指出,我国高血压防控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巨大的高血压患病人群和极低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任务就是进行大范围的血压筛查,通过筛查提高民众对高血压的知晓率,通过把查出的高危人群和高血压患者治起来和管起来,提升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从2014年1月1日到2015年5月15日,WHL北京办公室开展了百万高血压筛查大挑战活动,在这17个月的时间里面,总共开展90余万人次的筛查。其中社区门诊开展了超过29万人次。在下半年,该项目仍会继续在全国各地进行推广。


张新华教授最后总结到,世界高血压联盟北京办公室作为世界卫生组织官方正式合作伙伴,希望能够与中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政府和非政府机构、专业和非专业机构,展开各个层面的组织合作。将国际上效果最佳、费效比最佳,可实施同时可持续的行动引入中国,相信在世界高血压联盟和各组织共同协调下,转化成对高危患者最为及时有效的干预。


管廷瑞教授: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病防控实践能力


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秘书长管廷瑞教授在会上介绍了由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主办的“中国社区心血管疾病防控项目”,这项目旨在以WHO PEN为蓝本,通过培训来推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高血压及相关疾病防控实践能力,即在日常实践中能够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登记、干预、评估、治疗及转诊。项目在八座城市进行,涵盖204个社区卫生中心服务站。 


该项目的实施完全是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有的药物配给及设备条件下进行,项目内容是符合我国慢病防控政策要求的,并且是可以在日常医疗实践中实施的。项目对2600多名医生进行了培训、指导、再培训,同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涵盖区域开展了近50万人次的心血管疾病的健康教育和医务人员面对面教育指导。


经过18个月的项目开展(每隔3个月进行一次10万人次的门诊机会性筛查),结果显示45岁以上的机会性就诊患者的高血压知晓率逐渐由70%上升到76%;治疗率由45%上升到63%;控制率由27%上升到39%;项目实施期间,社区居民健康知识水平随着项目的进行而逐步提高,生活方式向着健康的方向改变,人群吸烟率及吸烟量平稳下降。项目评估结果表明以WHO PEN为蓝本的,通过培训来推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高血压及相关疾病防控实践能力,即以在日常实践中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登记、干预、评估、治疗及转诊的慢病防控方案适合于中国基层慢病防控的需求。

阅读次数:  
更多 世界高血压日,中国2015高血压防控计划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今日推荐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