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进展 > 呼吸 > 正文

细支气管镜下超声引导联合测量技术适用于肺周围性病变诊断

近日,发表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细支气管镜下超声引导联合测量技术经支气管活检可明确大部分肺周围病变的诊断,且并发症少、费用低廉。病灶大小、是否贴近胸膜以及超声探头能否穿过病灶影响诊断率。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的研究人员对进行支气管内超声引导联合测量技术经支气管活检的肺周围性病变117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年龄62岁,病灶直径23mm。支气管内超声检查使用外径4 mm细支气管镜和外径1.4 mm超声小探头。测量技术是指超声发现病灶后测量病灶与目标支气管开口或者病灶与支气管镜活检通道入口的距离,根据所测距离在活检钳相应部位做标记,指导活检钳进入深度的方法。

结果显示,支气管内超声小探头病灶发现率78%,超声引导经支气管活检总诊断率65%,恶性肿瘤诊断率75%,良性病变诊断率35%。直径>2 cm的病灶诊断率显著高于直径≤2 cm者,分别为79%和50%。不同部位病灶诊断率分别为右上叶62%,右中叶92%,右下叶59%,左上固有支57%,左舌叶80%,左下叶65%,比较无显著差异。贴近胸膜的病灶且直径≤2 cm者诊断率18%。超声探头能穿过的病灶诊断阳性率显著低于探头不能穿过者,分别为63%和92%。不良反应为出血和胸痛,无需特殊处理。

阅读次数:  
更多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今日推荐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