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D患者锯齿上皮改变预示不典型增生高风险?
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锯齿状上皮改变和结直肠不典型增生之间是否存在联系。Christopher R.Weber教授在PracticeUpdate网站上对这一联系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在炎症性肠病中锯齿状上皮改变标志着不典型增生高风险。 整理如下:
炎症性肠病(IBD)有进展为结直肠癌的高风险,为了评估不典型增生的存在,癌的前体病灶,较为频繁的结直肠镜检查可作为一种预防性策略。在靶向或随机活检后,不典型增生可以由病理学家通过细胞学和瘤变形成结构变化确定,这些可以通过基底膜识别。这些特征包括核深染扩增,细胞异型性,上皮成熟丧失。在IBD患者的病理报告中会提及不典型增生的存在或缺乏。在IBD患者中确定的新近组织学异常特征是锯齿状上皮改变(SEC)。SEC是以平和的,非深染外观,无不典型增生常规特征为表现,通过组织学上“锯齿”上皮结构延伸至隐窝的出现确定。在IBD患者中SEC是否可代表随后不典型增生和/癌的风险仍然不明确。
去年12月,Parian和同事们在《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回顾性研究(参考文献:Gastrointest Endosc 2015 Dec 18),该文章证明IBD患者伴有SEC有不典型增生高风险,而且SEC和不典型增生位置之间有68%的一致性。随着时间推移,通过多种技术SEC的出现会增加不典型增生的风险。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它表明不典型增生可能产出SEC。尽管如此,在IBD患者伴SEC人群中,不典型增生风险是否增加仍不确定。然而,鉴于这种可能性,这项研究提示疑似SEC病灶应该需要额外的靶向活检。此外,SEC和不典型增生高度一致性的发现为其在病理报告中的提及提供了保证,而评论认为考虑到其目前不确定的病理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有不确定性。即使SEC是一个潜在重要发现,可以由病理学家简单地辨认证实,其真正的意义和理解其与慢性炎症或随后不典型增生是否有关需要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
编译自:Serrated Epithelial Changes Flag a High Risk of Dysplasia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PracticeUpdate,March 16,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