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抗癌新证据,可降低胆管癌风险
阿司匹林于1899年问世,是最经典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除了传统用于发热、慢性疼痛、关节炎、预防血栓性疾病外,阿司匹林与癌症预防间的关系已成为热门研究焦点。
目前阿司匹林是否具有对抗胆管癌的保护性作用还不清楚,来自美国梅奥诊所医学院的Jonggi Choi博士带领科研团队开展了一项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旨在分析阿司匹林和其他危险因素与胆管癌的关系。研究结果2016年3月发表于著名肝病杂志Hepatology。
(图为胆管基本解剖和胆管肿瘤造影)
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纳入了2000年至2014年梅奥诊所收治的胆管癌患者共2395例,按肿瘤发生部位分三个亚组:肝内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肝外胆管癌。
以年龄、性别、种族、居住地为匹配标准,选取梅奥诊所Biobank数据库中正常参与者4769例作对照(1:2),一周至少要服用一次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剂量分为低剂量(81~162 mg/day)和高剂量(≥325 mg/day)。
主要研究结果
◆肝内胆管癌1169例(48.8%)、肝门部胆管癌995例(41.5%)、肝外胆管癌231例(9.6%)。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的中位年龄分别为61.5岁、61.6岁。
◆胆管癌病例组中服用阿司匹林者591例(24.7%),正常对照组中服用阿司匹林者2129例(44.6%)。胆管癌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的可能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低59%。
◆阿司匹林与不同亚组胆管癌均呈负相关,调整后的比值比(AOR)在肝内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肝外胆管癌分别为0.35、0.34、0.29(P<0.001)。
◆与不服用阿司匹林者相比,服用阿司匹林者发生肝内胆管癌的风险降低65%,发生肝门部胆管癌的风险降低66%,发生肝外胆管癌的风险降低71%。
从上图可以看出,阿司匹林在不同的服用持续时间和剂量下,对抗胆管癌的保护性作用有所不同,但不同服用频率无明显差异。
在胆管癌的危险因素方面,研究发现,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与肝门部胆管癌关系最为密切,糖尿病与肝外胆管癌关系最强,非PSC相关胆管硬化与肝内和肝门部胆管癌关系密切。其他危险因素还有HBV感染、吸烟等。
结语
本研究显示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或可显著降低胆管癌发病率,为阿司匹林的癌症化学预防增加了新的证据。不同胆管癌亚型危险因素之间存在差异,部分支持了三种亚型为三种不同疾病过程的假设。关于阿司匹林对胆管癌的预防机制,研究推测阿司匹林的抗炎作用可能抑制了胆道炎症。其他也有报道认为阿司匹林可以抑制某些促癌变的细胞信号通路。
需要注意是,必须有严谨的试验证实阿司匹林的确切作用,否则不能盲目推荐通过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胆管癌。
打开微信 →→ 添加“ 肿瘤科”公众号,或扫描电脑屏幕右上方二维码 →→ 关注 肿瘤科。随时随地获取肿瘤前沿资讯,一次打包最实用的肿瘤治疗知识。做科研达人、临床高手,尽在 肿瘤频道。
文献来源:Jonggi Choi.Risk Factors for Cholangiocarcinoma: Aspirin-use and the Risk of Cholangiocarcinoma.Mar 3 2016.Hepatology.[PMID:2694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