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进展 > 肿瘤 > 正文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可诱导结肠癌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加入到大多数加工食品中以增加质地和延长保质期的乳化剂可以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加入到大多数加工食品中以辅助质地和延长保质期的乳化剂可以改变肠道细菌,并进一步促进肠道炎症和结肠直肠癌发生。

该研究结果发表在《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杂志上,显示在小鼠饮食中定期添加乳化剂加速了肿瘤发展。

结直肠癌是全世界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在2012年造成约70万人死亡。人们逐渐了解到肠道微生物群是居住在人类肠道中的广泛多样的微生物种群,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

微生物群也是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两种常见的炎症性肠病(IBD)的关键发生因素。IBD可以发展为结肠肿瘤并产生专门名词称为"结肠炎相关癌症"。低度炎症,是比IBD更流行的病症,被证明与肠道微生物群组成改变和代谢疾病相关,并且在许多结直肠癌病例中观察到。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饮食乳化剂可能是部分造成这种关联的原因。

佐治亚州研究小组以前的报告表明,饮食乳化剂可以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引起肠道中的低度炎症。在这项研究中,小组使用两种目前最常用的乳化剂,聚山梨醇酯80和羧甲基纤维素,以加工食品中所含剂量喂养小鼠。

研究人员观察到,乳化剂大大改变了肠道菌群的物种组成,使其更加促炎,创造了有利于癌症诱导和发展的基质环境。细菌物种的改变导致细菌表达更多的鞭毛蛋白和脂多糖,激活免疫系统的促炎基因表达。

通过使用成熟的结直肠癌模型,研究人员观察到饮食乳化剂足以使动物更容易发生结肠肿瘤,通过产生和维持增殖/凋亡平衡改变相关的促炎环境。研究人员观察到,肿瘤发展与肠道微生物群的改变有关,其特征在于促炎潜能的增加。

这项研究表明乳化剂诱导的微生物组的改变足以驱动改变肠上皮细胞的稳态,从而促进了肿瘤发展。在缺乏微生物群(无菌小鼠)的小鼠中乳化剂的作用也随之消失,把乳化剂处理过的小鼠肠道微生物群移植到无菌小鼠足以转移肠上皮细胞稳态的改变。

总之,宿主和微生物群相互作用的改变引起低度肠道炎症进一步促进结肠癌发生。该团队目前正在具体研究哪些微生物群成员可以触发这种有害的影响,以及改变的微生物群诱导癌症的机制。

阅读次数:  
更多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今日推荐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