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进展 > 肿瘤 > 正文

『抢先看』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影像学诊断篇

2017年4月21日-22日,一年一度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发布会在广州长隆召开。广州中山大学肿瘤医院陈功教授代表结直肠癌指南工作委员会对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2016/2017 V1版)的基本情况和CSCO指南结直肠癌影像学诊断分别进行了介绍。


一、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2016/2017 V1版)修订过程


●2016.03.25,为了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癌症诊疗指南(基本策略+可选策略),CSCO在北京召开常见癌种指南修订动员大会,结直肠癌指南工作组成立,召开第一次会议,明确了指南基本框架、完成编写大纲;明确各章节执笔人、审稿人;制订初稿完成时间。


●2016.08.28,第一次指南审稿会在上海举行,会上第一集体全部审稿,明确格式要求。


●2016.09.22,第二次指南审稿会在厦门召开。


●2016.11.12,在北京召开第三次指南审稿会,进行第二次集体全部审稿,调整框架,不符合稿件重写。


●2016.12.01,第四次指南审稿会以电话视频会议进行,第三次集体全部审稿,查缺补漏、完善诊疗指南。


●2016.12.19,在上海发布100本2016版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并向各层次医生征求意见反馈。


●2017.01~03,进行资料补充,修订2017版。


●2017.03.30~04.03,由人卫出版社排版、编辑、校对、定稿,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以口袋书样式发布。


总的来说,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2017 V1版)经过19位专家,历时12个月,5易稿件,形成有2.4万字,包含5个章节(结直肠治疗总则、结直肠癌诊断原则、结肠癌治疗原则、直肠癌治疗原则和遗传性结直肠癌的筛检和基因诊断原则),涉及160篇参考文献。


二、CSCO指南结直肠癌影像学诊断


1.明确结直肠癌影像学诊断的地位


影像方法:规范的影像学方法选择是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前提。影像方法准确性高,可以检出敏感性,具有诊断特异性;普世价值高,有利于初诊的定性准确,利于随访,方便易行,利于重大决策。


分期诊断:影像学诊断在原发灶评价上,可以分期并进行风险度评估;可以方便易行地开展转移性病变的评价。


治疗效果评价


2.CSCO指南中规定的直肠癌影像诊断(如下图)



3.CSCO指南在直肠癌影像诊断中,对于直肠癌原发灶的基线评价、风险分级和效果评价的影像方法基本策略是直肠高分辨MRI和直肠内置超声。虽然盆腔MRI对肿瘤分期更全面,但在早期直肠癌T1/T2分期上,直肠超声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4.CSCO指南中规定的结肠癌影像诊断(如下图)



5.CSCO指南在结肠癌影像诊断中,对于结肠癌原发灶的基线评价和随访的影像方法基本策略是增强CT多角度重建。


6. CSCO指南在结肠癌影像诊断中,对于结直肠癌转移瘤的基线评价、效果评价和随访的影像方法基本策略是胸腹盆增强CT。对于肝脏转移瘤的确诊、定位和治疗决策首推肝脏MRI。当MDCT和肝脏MRI均不能解决问题时,可以考虑肝脏超声造影。而对于全身转移灶的检出、定位和治疗决策时,推荐PET-CT,但不做常规推荐,仅在特殊情况下使用。


总之,CSCO结直肠癌影像诊断的首选策略分别为直肠癌原发灶——盆腔MRI;结肠癌原发灶——增强CT;结直肠癌转移瘤——增强胸腹盆CT。


图片根据CSCO指南制作。

参考文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2017.V1

 

阅读次数:  

发表评论

今日推荐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