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表格│全面掌握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
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多发性骨髓瘤(MM)是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起病隐匿、治疗难度较大,好发于中老年人。随着医学诊断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加剧,发病率也逐年增加,目前仍认为MM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近几年关于MM治疗的新药很多,但这些新药真正应用到临床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基于当前我国医学形势,参考我国MM治疗指南及相关解读,本文对当前可行的MM治疗方案进行了归纳整理。
治疗原则
表1
有症状MM的初始治疗
适宜移植的诱导治疗:患者年龄(原则上≤65岁)、体能状 态及合并症决定其造血干细胞移植条件的适合性。诱导治疗不宜长于4~6个疗程,以免损伤干细胞,影响干细胞动员采集。硼替佐米皮下使用可减少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初始治疗可选下述方案:
表2
不适宜移植的诱导治疗,除上述方案外还有以下方案:
表3
干细胞移植
表4
为进一步提高疗效,对于诱导治疗或ASCT后获最大疗效的患者,建议采用原诱导方案短期巩固治疗2~4个周期。此外,长期维持治疗可延长疗效反应的持续时间与无进展生存期,改善总生存预后,可选择来那度胺或沙利度胺单药、硼替佐米联合沙利度胺或泼尼松。
原发耐药MM:更换其他未使用过的方案,若获得PR或更好的缓解,适宜移植的患者应尽快进行移植;适宜试验的患者应进入临床试验。
表5
复发/难治性MM的治疗
至今,获欧盟批准的治疗复发/难治性MM的药物:
表6
自2015年至今获批的抗骨髓瘤新药:
表7
复发/难治MM的中国特色治疗
表8
在我国,硼替佐米、来那度胺、沙利度 胺仍是治疗复发/难治性MM的关键药物,常与蒽环类、烷化剂、激素等增效或具有协调作用的药物联合使用。
◆ 对于复发的MM,再诱导的疗程为6 ~ 9,即使1 ~ 2 个疗程再诱导治疗后获得较深的缓解。
◆ 临床上,优选含新药的三联方案,二联方案的疗效不如三联方案,而四联方案的不良反应较大,复发患者耐受性差,一般用于年轻伴有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患者。
◆ 对移植后复发的MM,如果有冻存的干细胞,且首次自体干细胞移植后缓解时间超过2年,可考虑第2次自体干细胞移植。年轻患者如有同胞相合供体,可考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 对于多次复发对硼替佐米及来那度胺双重耐药的患者,国外指南推荐使用新一代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或单克隆抗体,但是在中国这些药物尚没有上市。对于这部分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欠佳,可以考虑多药的联合治疗。
参考文献:
1.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5年修订)》治疗部分解读.临床血液学杂志.2016,29(11):923-926.
2. 专家解读:国际骨髓瘤工作组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处理推荐.临床血液学杂志,2016,(04) 540-543
3. The Role of Panobinostat Plus Bortezomib and Dexamethasone in Treating Relapsed or Relapsedand 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A European Perspective.Advances in therap.2016
4. FDA Approves Daratumumab in Multiple Myeloma Combos.Medscape.2016
发表评论
今日推荐
- [原版图书]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5E
- [原版图书] Chemical Principles In The Laboratory,10th
- [原版图书] Janeway's Immunobiology,8E
- [原版图书] Human Molecular Genetics, Fourth Edition
- [原版图书] Organic Chemistry,8th
- [原版图书] Marine Microbiology: Ecology & Applications
- [原版图书] Gene Control
- [原版图书] Cellular Signal Processing: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Signal Transduction
- [原版图书] 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Sixth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