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进展 > 呼吸 > 正文

胸部典型征象丨帆影征

X线表现

正位胸片上于上纵隔边缘呈一三角形阴影,形似船帆而得名。是胸腺在胸片上的投影, 多见于婴幼儿,呼吸时可有轻度活动。影像下缘呈水平位,位于前纵隔,多见于右侧。当婴 幼儿纵隔有气肿时,胸腺向外上方移位,不仅其外缘和部分下缘显影,而且大部分内缘和全 部下缘均可显影,使胸腺轮廓显影更加明显。见图1。


 
图1小儿胸腺的胸部X线表现


病理机制


胸部X线表现为前上纵隔旁的三角形阴影,通常是婴幼儿胸片的正常表现。但当婴幼 儿纵隔有气肿时,帆影征更加明显。婴幼儿的正常胸腺位于上纵隔的前部,其大小不一,可 随呼吸而改变,一般呼气末大于吸气末,胸腺增大时侧位片可见胸腺压迫气管向后移位。胸 腺突向肺内时,由于邻近的脏层和壁层胸膜也同时被推入肺野内,故帆影征外缘和下缘均锐 利清晰,从斜位和前弓位观察,前缘可呈波浪状。由于婴幼儿胸腺体积较大,胸腔出口较 小,而纵隔内其他结构发育尚不完善,组织顺应性较好,因此当出现纵隔积气时,纵隔内气 体通常多蓄积于前上部纵隔。少量积气时,在前中上纵隔旁往往可见细条带状、圆形或椭圆 形透亮影,围绕胸腺分布,胸腺离开心底部上抬示帆影征或呈舌状。


临床意义


婴幼儿胸片出现前上纵隔旁的三角形阴影,通常是正常胸腺在X线片上的投影,并无 特殊临床意义。当婴幼儿出现帆影征的同时,帆影周围出现透亮影,同时结合临床症状,则 应考虑纵隔气肿。婴幼儿纵隔积气多由于肺泡内过度充气,肺泡腔压力增高或邻近组织压 迫,导致肺泡壁破裂而气体逸出所致。新生儿自发性纵隔积气,往往是由于患儿生后急速呼 吸,致使肺泡压力骤然增加,肺泡由于先天发育不完善,在其薄弱处发生破裂,气体进入肺 间质,然后气体沿支气管、气管、血管周围间隙进入纵隔。此外,新生儿发生误吸,特别 是胎粪误吸时,吸人物造成气管黏液堵塞,支气管、肺泡炎性渗出,气管、支气管痉挛、 黏膜水肿,使肺泡张力性扩张破裂形成纵隔气肿或气胸。医源性纵隔积气往往继发于机 械通气。


鉴别诊断

胸腺增大需与右肺上叶大叶性肺炎、肺不张、右肺中叶综合征、心脏增大等疾病鉴别。

1.右肺上叶大叶性肺炎:实变区内能见到充气的支气管影,而胸腺影内可见到与其重叠的正常肺纹理,胸腺影随呼吸发生明显改变。抗炎治疗后短期复查,肺炎明显吸收。

2.右肺上叶肺不张:因肺泡萎陷肺野体积缩小,气管、叶间裂、肺门等邻近脏器移位及代偿性肺气肿可与胸腺增大影鉴别

3.右肺中叶综合征:侧位片示自前肋膈角并尖端指向肺门的三角形致密影,而胸腺增大表现为前纵膈自上而下均表现密度均匀性增高影。

4.上纵膈肿瘤:一般形态不规则,呈结节状或分叶状,肿块大而广泛,上纵膈影明显增宽,但肺尖仍清晰可见,临床症状明显;增大的胸腺保持正常形态,边缘光滑清楚,密度均匀,主动脉影显示不清(胸腺位于主动脉前方并可深入主动脉间隙致主动脉在正位胸片上显示模糊不清),临床多无症状。

参考文献

1. 李羲,张劭夫主编.胸部X线征:影像表现与临床意义[M].工业出版社.2012

2. Zylak C M,Standen J R, Penumomediastinum revisited .Radio Graphics,2000,20(4):1043-1057

 

阅读次数:  

发表评论

今日推荐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