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EM:雌激素影响结直肠癌进展的机制或与G蛋白偶联受体的增殖有关
2017-09-28 BIOVIP.COM 来源:MedSci原创
背景:尽管目前缺乏精确的分子机制,但雌激素能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雌激素代谢的前受体——人类CRC组织、TCGA Coad数据集、体内外的CRC模型研究中的类固醇硫酸酯酶(STS)和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的活性,及随后的非基因组雌激素信号,以及确定和哪种雌激素能改变CRC增殖和进展和其治疗的靶向通路。
设计、设置、患者和干预:研究人员从绝经后妇女和根据年龄匹配的男性患者中,收集了人结直肠癌样本及匹配的结直肠正常样本。研究人员测定了雌激素代谢酶和非基因的下游信号转导通路。研究人员使用STS转染的结直肠癌细胞系进行体外培养,以及体内分析。研究人员使用新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雌激素代谢。
主要结果测量:在异种移植的CRC小鼠中,用BrdU检测法评估雌激素代谢的增殖作用。
结果:人类结直肠癌对雌激素代谢的调节异常,这有利于雌二醇的合成。类固醇硫酸酯酶(STS)是共轭激活雌激素的基本酶,与对照组相比,人CRC样本中它的活性明显升高(P<0.001)。STS过度表达加速了体外和体内的CRC增殖,STS抑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在CRC中,根据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研究人员确定了一个G蛋白偶联受体(GPER)增殖的前通路。
结论:人类结直肠癌通过GPER刺激有利于雌二醇合成和增殖。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在治疗高危结直肠癌患者时,是否应谨慎使用雌激素替代疗法。
参阅文献:
Gilligan LC, Rahman HP,et al.Estrogen Activation by Steroid Sulfatase increases Colorectal Cancer proliferation via GPER.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7 Sep 13. doi: 10.1210/jc.2016-3716. [Epub ahead of print]
上一篇:PLoS One:lncRNA或参与了胃癌的发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更多 结直肠癌,雌激素,G蛋白偶联受体,消化,肿瘤科,内分泌科,普通外科,JCEM 相关资讯:
- 【CSCO 2017】秦叔逵教授:深度剖析FRESCO研究——呋喹替尼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III期研究
- 名家访谈 “艾”聚中原---外科专家热议阿帕替尼在消化道肿瘤靶向治疗的地位
- CSCO 2017全体大会】呋喹替尼三线治疗结直肠癌将引起轰动:FRESCO研究首次亮相中国
- 美国癌症研究中心最新结直肠癌预防报告:抗癌还是靠吃素
- World J Surg Oncol:研究发现结直肠癌新的治疗和预后指标
- JAMA Oncol:抗肿瘤疫苗5T4联用环磷酰胺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 柳叶刀综述:消化性溃疡(治疗篇)
- J Clin Gastroenterol: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PPI以何种形式使用最佳?
- 柳叶刀综述:消化性溃疡
- JAMA:结直肠癌筛查方法对完成率以及异常检出率的长期影响研究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共有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