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进展 > 放射影像 > 正文

Eur radiol: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活多久,哪些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不明原因的肺间质炎症性疾病,原因不明的肺泡纤维化和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均为其同义词。典型的IPF,主要表现为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经数月或数年逐渐恶化,多在出现症状3~8年内进展至终末期呼吸衰竭或死亡。主要病理特点为肺间质和肺泡腔内纤维化和炎细胞浸润混合存在。尽管该病的发病机制还没有完全阐明,就其临床特征和病理足以说明这是一种特征性的疾病。IPF的治疗尚缺乏客观的、决定性的预后因素或治疗反应,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细胞毒药物仍是其主要的治疗药物,但不足30%的病人有治疗反应,且可表现毒副反应。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是否特发性纤维化患者CT局部病变特点基线与1年后变化是否预测生存期,并将结果发表在Eur radiol上。

本研究共纳入了144例IPF患者,并在诊断时及1年后进行CT检查。利用基于纹理自动分析系统定量评价5个局部病变的程度。纤维化评分定义为蜂窝状和网格状高密度影的总量。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影响幸存期的独立预测因子。

共有106例患者(73.6%)在随访过程中死亡。单变量分析表明年龄、基线时用力肺活量、肺总量、肺一氧化碳弥散量、6分钟步行距离、去氧饱和、蜂窝状高密度影、网格状高密度影、纤维化评分、蜂窝状高密度影和纤维化评分的间期变化与幸存期显着相关。多变吧分析表明年龄、去氧饱和、纤维化评分及其间期改变是幸存期的独立预测因子(p = 0.003, <0.001, 0.001 and <0.001)。改善模型的C指数为0.768。

本研究表明,基于纹理分析的肺纤维化CT自动定量评价能够用来评估IPF患者幸存期的独立预测因子。

参阅文献:

Lee SM, Seo JB, Oh SY , et al,Prediction of survival by texture-based automated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regional disease patterns on CT in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Eur Radiol. 2017.DOI: 10.1007/s00330-017-5028-0

阅读次数:  

发表评论

今日推荐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