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经纬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医学进展 > 感染

感染



老年人为主要受累人群?弯曲菌菌血症的感染特征及预后︱研究速递

2022-09-29感染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研究背景和目的


弯曲菌是全球范围导致人类肠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通常引起腹泻、腹部绞痛、呕吐发热等多种临床症状。它还能通过消化屏障移位导致侵入性感染。目前我们对弯曲菌菌血症的感染特征及治疗和预后的认识仍不完全。近期,发表于《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的一篇高分研究(IF:20.99)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在法国开展的全国性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了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的37家医院的592例弯曲菌菌血症患者,并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特征、临床体征、抗生素治疗、微生物学数据等方面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评估的主要终点是分析有效抗生素治疗时间延迟对弯曲菌菌血症患者30天内死亡率的影响。次要终点是描述其流行病学、感染特征和感染继发定位的风险因素,并评估抗生素耐药性。


研究结果


感染特征


研究共纳入592例患者,以男性和老年患者为主,仅27例患者年龄小于15岁。大多数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受损的基础合并症,尤其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实体肿瘤、糖尿病、慢性肾衰竭和肝病(酒精性、病毒性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分别占62.7%、13.3%和12%)。


空肠弯曲菌和胎儿弯曲菌是最常鉴定出的菌种(分别占42.9%和42.6%),其次是结肠弯曲菌 (6.8%) 和解脲弯曲菌 (3.7%)。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与免疫缺陷显著相关,尤其低丙球蛋白血症患者或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易感,常见表现为发热和胃肠道症状。老年患者常感染胎儿弯曲菌,其胃肠道症状不太常见,蜂窝织炎和感染的继发定位更常见。


继发定位


13.5%(80例患者)发生感染继发定位,包括38例血管内感染、24例骨关节感染、12例心内膜炎和9例腹水,这些病例主要是胎儿弯曲菌感染(分别占91.7%、81.6%、79.2%和66.7%)。


细菌混合血流感染


30例患者 (5.1%)有细菌混合血流感染的情况,通常存在中性粒细胞减少 (30%)。主要合并感染的为肠杆菌目(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 [56.7%]),其次是链球菌属 (33.3%)、金黄色葡萄球菌 (10%) 和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 (6.7%)。与胎儿弯曲菌(4%)和空肠弯曲菌(3.5%)相比,不寻常的弯曲菌属更常出现细菌混合感染 (22.2%)。事实上,其中33.3%的混合感染与不常见的菌种有关,主要为口腔共生细菌,如纤毛菌属细菌、微小小单胞菌、轻型链球菌和米勒链球菌。4例患者存在真菌合并感染,包括侵袭性曲霉病 (n = 2)、镰刀菌病 (n = 1) 和念珠菌血症 (n = 1)。


微生物学诊断和抗生素耐药性


血液样本呈阳性的中位 (IQR) 时间为54(6~72) 小时。胃肠道症状的患者(n = 160)可用样本中,粪培养阳性率为57.8%。分离出多为空肠弯曲菌或大肠弯曲菌 (75.8%)。抗菌药物耐药性见表1。结肠弯曲菌在全球范围内的耐药性更高,尤其对大环内酯类药物(23.7%)。


表1 抗生素耐药性

抗生素1.jpg

注:P value,按菌种分类的抗生素耐药性p值(计数数据采用Fisher精确检验)。


临床结局


84.7%完成随访的患者(n = 483)在第30天存活良好,无复发,死亡率和复发率约为11.7%和3%。在551例记录了抗菌治疗的患者中,77.9%接受了合理治疗。多变量分析后,合理的抗菌治疗与30天内死亡率降低显著相关[分别为8.9%与19.5%;比值比(OR),0.47 (95%置信区间(CI),0. 24~0.93);P = 0.03]


有效治疗开始前的中位延迟时间(IQR)很短[2(0~4)天],与30天内死亡率无显著相关性OR,1[(95% CI . 99-1.01);P =0.78]。低效的经验性治疗主要是由头孢菌素(141例)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6例)引起。仅48例(27.6%)纳入氨基糖苷类药物的经验性治疗方案有效。


研究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弯曲菌菌血症主要在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群体中发生,适当的抗菌素治疗与改善30天内生存率相关。


参考文献:

1.李轩,汪淑颖,向红.人类弯曲菌病感染来源研究进展[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2,38(03):266-276.

2.Tinévez C, Velardo F, Campylobacteremia study group.,et al.Retrospective Multicentric Study on Campylobacter spp. Bacteremia in France: The Campylobacteremia Study. Clin Infect Dis. 2022 Sep 10;75(4):702-709.

文章评论